大考吧
你的位置:大考吧 > 幼儿园教案 > 大班教案 > 大班科学教案 > 科学大班教案大全10篇

科学大班教案大全10篇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1-03-14

科学大班教案大全10篇配图一

  这是科学大班教案大全10篇,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优秀教案:动物的天敌和朋友

  幼儿园大班优秀教案:动物的天敌和朋友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之间存在的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

  2、通过活动、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经验共享,了解动物间朋友和敌人关系的两两对应关系。

  3、形成初步的生态保护意识。萌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提前一周请幼儿在家中,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动物的朋友和天敌的图片,资料等。

  2、实物投影仪。

  3、幼儿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鼓励幼儿先创编小动物:小猫、小鸭、小兔等等,再创编大动物:老虎、狮子、大象等等。

  二、由猫和老鼠,引导幼儿讨论动物间的敌对关系。

  1、你知道小老鼠最害怕谁?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还是敌人?

  2、羊和狼是好朋友还是敌人?为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哪些动物是敌人?“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师网."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并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放在食物投影仪下供大家欣赏(蛇和青蛙、啄木鸟和蛀虫、壁虎和蚊子、狮子和斑马等等)。

  三、由向导鱼和鲨鱼,引导幼儿讨论动物间的朋友关系。

  1、动物们之间有的是敌人,有的就是好朋友。比如鲨鱼和向导鱼就是一对好朋友,因为鲨鱼眼睛不好,向导鱼就唯一为鲨鱼指路,还能吃到鲨鱼剩下的食物。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哪些动物是朋友?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下供大家欣赏,(犀牛和犀牛鸟、寄居蟹和海龟等等)

  四、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的动物是朋友,它们有互相需要帮助的地方;也有许多的动物是敌人,它们有的吃别的动物,有的被别的动物吃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大自然处在平衡的状态中,如果一种动物太多,或者一种动物消灭,都会给大自然带来影响。所以,我们要保护各种各样的动物,使自然界平衡,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第2篇、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知天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知天气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尝试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判断天气,知道动物的表现和天气变化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3、初步了解自然界中,动物与天气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了解人们是如何知道天气变化的

  教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太阳晒得我们暖暖的。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可以看电视、天广播,看听其中的天气预报)

  2.你们知道吗,有一些小动物呀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们也能为我们预报天气。

  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变化的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二、展开

  1、了解下雨前小动物的特殊表现。

  播放课件演示

  (1)蚂蚁搬家

  它们是谁?在做什么呀?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蚂蚁为什么要搬家?

  (2)蜻蜓为什么飞的这么低呢?

  什么时候蜻蜓要低飞呢?

  (3)燕子低飞

  看!在天空中飞翔的小燕子,飞到什么地方了?

  (4)小鱼水上游

  小鱼争抢着往上游,都快游出水面了?

  (5)乌龟“冒汗”

  这些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来为我们预报天气的吗?

  2、观看课件,幼儿回答讨论结果。

  小鱼水上游要下雨,

  燕子低飞要下雨,

  蜻蜓低飞要下雨,

  乌龟“冒汗”要下雨。

  3、小结:

  刚才看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表现,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气候总有一些变化。有哪些变化呢?

  (空气中水分很多、非常潮湿、空气很闷等)

  一些动物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

  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

  4、听一听

  (1)刚才我们是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变化预知天气的,

  农民伯伯不仅能通过看小动物的表现来判断天气,

  他们还能通过小动物的叫声来判断天气的变化呢?

  (2)课件演示:青蛙和知了

  青蛙和知了一般在什么时候叫呀?

  (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天晴青蛙捉虫静悄悄,树上知了声声叫,下雨知了无声响,青蛙呱呱叫。

  三、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平时仔细观察一下,还有哪些动物在天气变化以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第3篇、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翅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翅膀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翅膀,学习使用观察记录表。

  2、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3、幼儿能大胆想象,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动物翅膀的资料、卡片等,布置“动物翅膀”展。

  2、实物投影仪。

  3、观察记录表若干。胶棒、记号笔人手一支。

  三、活动过程:一、带领幼儿参观翅膀展,初步观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1、参观动物翅膀展。(幼儿搜集的资料图片、手工、玩具、图书)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动物翅膀展,在参观的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2、引导幼儿分析讨论。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它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 “它会飞吗?”

  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动物们的翅膀是不同样的,有的有羽毛,有的没有;有的有两对翅膀,有的只有一对;有的会飞,有的不会飞。现在我们再去仔细地观察一下,然后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二、第二次参观,学会使用观察记录表。

  1、出示、介绍观察记录表“首先请小朋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将它们的小图贴在左上角,然后根据你观察的内容分别记录在下面”。

  第一:“它的翅膀上有羽毛吗?如果有,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标记?没有又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幼儿讨论,回答)

  第二:“它有几对翅膀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幼儿讨论)

  第三:“它会飞吗?可以做什么标记?”(幼儿讨论)

  2、幼儿自由观察记录,教师在旁给予指导和帮助。

  “现在我们就拿上记录表,选择你感兴趣的动物去观察吧!”

  3、集体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到前面来向大家介绍自己记录的结果。

  三、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1、“动物有翅膀就一定会飞吗?”(不是)“哪些会飞哪些不会呢?”(鸡、鸭、鹅等不会飞,鸟、蜜蜂、蝴蝶等会飞。)

  2、“哪些动物的翅膀有羽毛?”(鸡、鸭、鸟等有羽毛,蜜蜂、蝴蝶等没有。)

  3、“哪些动物有一对翅膀,哪些有两对呢?”(鸟、鸡等有一对,蝴蝶、蜻蜓等有两对。)

  4、“你还知道有那些动物也有翅膀呢?它们的翅膀又是怎样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四、幼儿自由想象“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如果我们人也有翅膀那该多好呀!你们想要翅膀吗?如果有一对会飞的翅膀,你想做什么呢?”幼儿畅谈。

  “小朋友们想得真好,我们一起到班上去把我们美好的愿望画出来吧!”

  带幼儿出活动室。

  第4篇、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移动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移动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感知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获取有关物体移动需要什么的具体经验。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不同的纸盒,积木;球、折纸、纸板。

  2.铁哑铃二对,大矿泉水二瓶(圆形),大木箱一只。

  3.粗细绳子若干,棒或木棍若干。

  4.滑轮。

  教学过程

  一、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

  1.介绍物品

  教师:桌子上摆着许多东西,大家一起来看看认识这些东西吗?

  (重点介绍:滑轮)

  2.布置任务

  教师:这些都是物体,仔细看看,现在这些物体有没有动?(没有)

  今天老师就请你来想办法,使这些物体移动位置,看谁想的办法最多。

  但有个要求,玩时不要拥挤,要相互谦让,并要把玩的方法记住,待会儿告诉大家。

  二、幼儿动手操作,探索不同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注意发现与众不同的方法。

  2.提问:

  (1)你是用什么方法移动这些物体的?

  (幼儿回答,也可上来边操作边讲。)

  小结:刚才有的小朋友用自己的手推、拉、拍、有的用嘴吹,还有的小朋友用脚踢使物体移动,

  这说明要使物体移动必须要用力。

  (2)同样一件物体(出示皮球),你们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时候,物体移动的一样吗?

  (幼边操作边表达)

  小结:对同样一件物体,用力大物体动的又快又远,用力小,物体动的慢,滚的也不远。

  (3)移动重的和轻的东西用的力一样吗?

  小结:重的东西要用大大的力,轻的东西只用小小的力。

  3.出示大矿泉水瓶(圆形)

  提问:这瓶矿泉水比较重,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移动它,用哪种方法移动它最省力呢,

  请幼儿上来操作。最后,得出结论,圆形的东西用滚的方法最省力。

  小结:移动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省力方法,以后我们还可以试着玩。

  4.出示大箱子

  提问:这儿有个大箱子很重,用什么方法移动它最省力、方便。

  (幼儿上来操作)

  (启发幼儿用绳子把木箱绑起来,两人用扁担抬,用绳子拉,借助于滑坡滚球等等。)

  小结:我们人可真聪明,用其它东西来帮助我们移动物体更加省力方便。

  教师:用棍子来帮忙移动大箱子最省力了(杠杆原理)。这是为什么呢,等小朋友长大了,

  学了物理知识,就会懂的这个道理的。

  三、进一步了解使物体移动的省力工具。

  1.提问:请小朋友想想,平时在街上看到的,人们是用什么工具让重的东西从这里运到那里,从下面运到上面的?

  幼儿自由讨论。

  2.小结: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又发明了许多省力的、更加方便的工具使物体移动。

  了解起重机的搬运过程;新型铁路维护车搬运碎石的过程;自动吸尘机器人等。

  3.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教师:将来等你们长大了,要发明出更先进的工具使物体移动,老师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哦。

  第5篇、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第6篇、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保护色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保护色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

  2、通过观察,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出示图片小狐狸

  教师:小狐狸找不到朋友了,小朋友能帮助找一找吗?

  小狐狸为什么会找不到呢?

  请用“我在xx地方找到了谁”表述。

  二、交流、探究

  课件演示

  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动物和它们躲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回答后小结)

  像斑点蛙等动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2.动物的保护色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很相近的保护色,

  以此来隐蔽自己,不让敌人发现。

  3.课件演示,逐一出示图片

  认识这是什么环境,在草地、海洋、森林、沙漠中有些什么动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请小朋友观察后和同伴交流。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交流了许多动物的保护色,动物世界很神奇,

  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的生存,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有的动物的保护色更神奇。

  4.课件演示:紫色的蟹蛛

  在这个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为什么很难看到蟹蛛?

  教师适当小结。

  三、提升、扩散。

  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根据动物的保护色想到了保护人类自身,

  小朋友想一想人类会怎样利用呢?

  活动延伸

  解放军为什么要穿迷彩服?

  第7篇、大班科学教案:动物怎样隐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怎样隐身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2、教具:小动物头饰,用尾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捉你藏的游戏吗?我数1、2、3你们藏起来吧。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二、展开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教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呢,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2.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等。)

  3.讨论:

  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教师小结:隐身。

  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

  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再次观看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如:硬刺--刺猬 ,自切--壁虎

  5.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三、游戏:动物隐身

  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2.交代游戏玩法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

  相出最好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看谁保护的最好。

  教师:打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快快想办法吧。

  幼儿在游戏中结束。

  第8篇、大班科学:动物的房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房子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是人类的朋友,初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 欣赏画面和连线的方式,帮助动物找到自己的房子,感知动物居住的环境。

  3、产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

  2、 动物居住地标记:河流、山林、土壤等。

  3、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小卡片,椅子下面有一个动物头饰,大灰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 阅读幼儿用书《动物的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2、 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带领幼儿感知阅读《动物的房子》。

  ——教师:画面的上方是什么地方?有什么?

  ——教师:画面下方有哪些动物?叫什么名字?他们生活在哪里?他们喜欢做什么?

  ——教师讲述画面《动物的房子》。

  3、操作活动:帮助动物找家。

  ——幼儿人手一支笔,在幼儿用书上,划线帮小动物找家。

  ——看标记给动物找家。

  (1) 发给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说说,卡片上是什么动物?喜欢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

  (2) 在黑板上出示河流、草地、树木、土壤等标记,引导幼儿将手中的动物图片贴在相应的标记旁。

  (3) 鼓励幼儿用“……会……,生活在……”句型讲述,例如:小羊喜欢吃草,小羊的家在草原上,小鸟会非,小鸟的家在树林里,小鱼会游,小鱼的家在清清的小溪里…….

  4、 讨论:怎样保护动物的家。

  ——教师:小朋友,你的家在哪里?你喜欢自己的家吗?

  ——教师:动物也非常喜欢自己的家,如果动物没有家会怎样?怎样保护动物的家呢?

  ——教师小结:保护野生动物,不捕杀野生动物,不砍伐山林,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我们的环境,维护我们的水域,创建丰富的绿色环境,给动物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动物和我们人类共享地球美好的家园。

  5、游戏活动:动物找家。

  (1)扮演游戏角色,布置游戏情境。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头饰戴在头上,扮演小动物,教师将动物居住地的标记分别放在活动室的四周。

  (2)介绍游戏玩法:幼儿扮演动物,听音乐自主地在活动室内走动,教师扮演“大灰狼”,当音乐声停止时,“大灰狼”出来,动物们快速地跑回家。

  (3)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角色,开展游戏2-3遍,还可以请幼儿扮演“大灰狼”角色开展游戏。

  第9篇、大班科学:动物的隐身绝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隐身绝招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通过观察,引发幼儿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2、音乐:森林的早上

  3、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课题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石头上的袋鼠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有什么?

  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石头上有一只袋鼠。

  引导幼儿发现石头和袋鼠的颜色很相近。

  小结:动物保护色可以让动物隐身,不被侵害。

  二、动物的隐身绝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一起把小动物找出来,好吗?

  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2、观看课件

  (1)袋鼠躲在和自己相同颜色的石头上。

  (2)狮子躲在黄黄的草丛中。

  (3)刀郎藏在绿色的叶子上。

  (4)青蛙藏在绿色的池塘里。

  (5)蝴蝶藏在花丛中。

  (6)斑点蛙藏在水草中。

  (7)紫色的蟹蛛藏在紫色的花瓣上。

  3、这些动物都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呢?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

  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教师讲述

  乌龟:盔甲

  刺猬:硬刺

  鹿:快跑

  壁虎:自切

  黄鼠狼:臭气

  四、游戏:躲猫猫

  、播放音乐:森林的早上

  2、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在教室里寻找适合自己躲藏的地方。

  第10篇、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间的联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间的联络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动物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

  2、提高观察、分析及口语表达能力。

  3、学习了解动物主要通过声音、行动和气味三种方式传递信息。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小鸟叫声

  2、课件:蚂蚁7

  3、各种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播放声音:小鸟叫声

  教师:你们听!是谁在叫呀?小鸟为什么叫呢?

  2、小鸟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可以用叫声来联络伙伴,那你们想知道其他动物是怎么联络伙伴的吗?

  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的讲一讲。

  3、蜘蛛遇到危险时,是怎样联络伙伴的?

  群居类型的蜘蛛,碰到危险是通过用足抖动蛛丝来通知邻近同伴的。

  其他类型的昆虫还有通过释放某种激素来作信号。

  二、了解动物的三种主要联络方式。

  1、幼儿观看动物图片,讨论学习。

  2、教师简单简述,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主要的三种联络方式。

  (1)了解动物的“声音”联络方式。

  (2)了解“行动”联络方式。

  (3)了解“气味”联络方式。

  3、交流、分辨动物的联络方式。

  幼儿每人自由选择一张动物图片,与同伴相互交流,说出这种动物是用什么方式进行联络的。

  4、了解动物的其它联络方式。

  (1)视觉通讯

  在动物园里常会看见游客向孔雀园中的雄孔雀鼓掌拍手,孔雀听到掌声,会为游客表演孔雀开屏。

  (2)听觉通讯

  鸟类为吸引异性排斥同性,宣告领地占有的歌声以及警告捕食者来到的尖叫声都是听觉通讯。

  哺乳动物依靠喉管,鸟类依靠鸣管,昆虫往往依靠翅膀的振动,而青蛙却依赖了声囊发声。

  (3)化学通讯

  化学通讯就是动物通过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来影响或控制其他动物的行为。

  小狗到处排尿,实际上它只是在向别的同类宣布,这里已经是我的地盘厂。

  (4)触觉通讯

  触觉通讯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通讯方式。对于视觉能力有限或者生活在无法利用视觉通讯环境中的动物来说,触觉通讯往往是一种重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在猴子的群体中,猴儿们常会彼此相互梳理毛发,这其中既有母猴出于对幼猴的怜爱,

  也是触觉传递的方式。

  三、结束

  表演游戏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头饰,扮演小动物,并用动作表演联络方式。

  自然结束。

科学大班教案大全10篇配图二

科学大班教案大全10篇配图三

你可能会感兴趣:

大考吧幼师网(www.dakao8.com)大班科学教案整理发布

Copyright 大考吧幼师网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