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吧
你的位置:大考吧 > 幼儿园教案 > 大班教案 > 大班社会教案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邀请》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邀请》及教学反思

大班上册社会教案 更新时间:2019-07-11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邀请》及教学反思配图一

  活动目标:

  1、在邀请的过程中,了解周围成人的职业,激发对劳动者的尊敬和钦佩。

  2、自主邀请,满足自主的愿望,体验自主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已了解过周围成人的职业。

  2、幼儿已有自主邀请的经验。

  3、教师收集各种职业人员的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活动流程:

  一、幼儿介绍

  1、自己知道的周围成人的职业名称和工作内容。

  2、教师运用课件,帮助幼儿介绍。

  二、幼儿讨论

  1、个人讲述自己最想了解的职业

  2、共同选择2-3个想了解的职业

  一、邀请负责人推选

  1、幼儿按自己想了解的职业进行分组。

  2、每组推选1-2名负责人。

  二、幼儿自主商量邀请方法,教师从旁协助。

  1、邀请方法:邀请信、电话、派代表等。

  2、邀请内容:邀请信内容;电话及代表邀请的发言内容。

  三、确定完成邀请的时间。

  活动效果:

  “五一”节快到了,班上正结合着“劳动节”的到来,进行着“节日里不休息的人”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各行各业叔叔阿姨的职业非常地感兴趣。他们常常会围在贴有自己收集的各行各业叔叔阿姨的工作照片的图板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天敏敏又带来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英武的消防员正站在消防车前,敏敏将照片贴上图板。他一贴好,就有几个孩子马上围上前去,指着照片,议论着消防员的着装,消防设备等等,脸上流露着想要了解消防员的迫切神情,当他们自己的讨论不能满足求知欲时,于是他们来寻求老师的帮助了。

  活动“这次邀请谁”就由此而引发。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围拢在“图板”前,主动告诉老师自己感兴趣、想要了解的职业;他们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讨论决定邀请哪些职业的叔叔阿姨;当决定后,他们又自主地讨论邀请的方法和决定去邀请的小朋友。

  孩子在整个活动中,充分展现着他们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

  在随后的邀请活动中,被邀请的叔叔阿姨被孩子真诚的童言稚语所感动,来到幼儿园,为孩子介绍了他们的职业,满足了孩子想了解的愿望。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周围成人的职业,对他们的劳动过程更感兴趣了,常常在言语和行动中表露出他们对成人劳动的尊敬和钦佩。

  反思与建议:

  1、充分利用家长及社区资源

  邀请谁?首先可以从家长中考虑。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是非常可贵的资源。在活动中,家长可作为幼儿最想了解职业之间的桥梁。比如说,有家长是蛋糕店的,就可以由家长牵线,让幼儿自主去邀请面点师。其次,可以从社区及与幼儿园有协作关系的有关部门去考虑。社区资源也相当丰富,而且可以作为固定的教育资源,如消防员、小学教师等,因为有多次被邀请的经历,实施中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2、教师在活动中适时指导

  幼儿的经验有限,在活动中往往会碰到他们的已有经验所无法解决的困难。因此,教师可进行适时的指导,使孩子能顺利展开活动。如教师可以同伴的身份,与幼儿一起商量邀请谁,邀请来后所进行的互动是能起到教育作用,与幼儿的生活贴近和有价值的。又如当孩子在商量邀请方法时,教师可一起参与,启发引导,如邀请信上写什么?邀请时说什么?等等,帮助孩子,提升经验。

  3、让幼儿懂得任何职业和劳动都是很重要的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尤其是很多平凡的职业,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非常重要的。如清洁工,营业员等等,作为教师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对职业和成人劳动的认识,使他们尊敬平凡的职业、平凡的劳动者。

  4、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充分商量讨论的环境

  环境创设很重要,教师要以孩子的身份平等的参与活动,不直接干预幼儿的设想,尊重并理解幼儿的想法,以商量的口吻与幼儿讨论。例外教师还要努力做到:营造和谐的氛围、养成幼儿敢于发表意见、敢于质疑问题、能讲会讲并善于接受同伴意见等良好的班级氛围。这样邀请活动就能开展得有声有色,既使孩子得到愿望的满足,帮助孩子进一步积累邀请的经验和方法,又使孩子得到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孩子的交往、协调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邀请》及教学反思配图二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邀请》及教学反思配图三

你可能会感兴趣:

大考吧幼师网(www.dakao8.com)大班社会教案整理发布

Copyright 大考吧幼师网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