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吧
你的位置:大考吧 > 幼儿园教案 > 大班教案 > 大班主题教案 > 大班主题教案:大中国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大中国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活动教案 更新时间:2019-06-14

大班主题教案:大中国教案及教学反思配图一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感受大中国的神气磅礴。

  2.了解歌曲主要内容,能分辨音乐的三部分,尝试用熟悉的节奏形表现出来。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分辨音乐的三个部分.

  活动难点:

  用不同节奏形,变现音乐的旋律,感受大中国的神气磅礴.

  活动准备:

  1.教师对音乐的熟悉.

  2.大中国音乐及相应的MTV.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你知道我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中国有一条很长的江,有一条很长的河,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嘛?

  3、这里有一首歌,这条江,这条河就躺在里面,这首歌叫大中国,请你听一听.

  二、播放音乐,倾听,熟悉音乐

  1、这条江,这条河的名字你听到了么?(如果幼儿没有听出,教师单独亲唱这一句,引导幼儿感知)

  2、因为长江和黄河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流水汹涌,气势磅礴,所以歌曲里把它们比喻成龙.

  3、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次请你听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4、播放MTV,感知音乐的旋律特征.

  5、你听到了什么?

  6、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如果幼儿说不出,就直接抛出问题:是让人昏昏欲睡的温柔呢,还是感觉很神气,还是很忧伤,还是开心?)

  7、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三、听听音乐,为音乐分部分

  1、我们再来欣赏大中国,想想这首歌曲应该分成几个部分?

  2、倾听音乐.

  3、这首歌曲分成几个部分呢?(如果幼儿听不出,那么教师可以借助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倾听感知.)

  四、尝试又熟悉的节奏形,表现音乐旋律

  1、最后一段为什么变慢了,和中间一段里有什么不一样?

  2、这首歌我们虽然不会唱,但是可以用节奏把它表现出来,你想用哪一个熟悉的节奏型表现第一段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清唱;让我来唱一唱,配上你说的节奏.)

  3、你同意哪个节奏来表现这一段?

  4、我们一起用配好的节奏来把歌曲完整的表现出来.

  5、延伸,用肢体节奏表现歌曲.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的,也可以说我自己对这个教案也很熟悉,因为在师傅讲解的时候,我用心思考了每个环节的可行性(针对我自己)以及其中运用到的引导语,在我看来,这个活动应该是可以开展得比较顺利的。但是在开展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孩子的反馈没有进行适宜地引导;第二,自身存在紧张感,导致在歌曲清唱时忘了一句歌词;第三,准备还不是真正地做到拿得出来,放得进去。其实,在这些问题中,主要还是第一点:对孩子的反馈没有进行适宜地引导。如,在引导孩子们说说这个音乐听起来怎么样?(是让人昏昏欲睡的温柔呢,还是感觉很神气,还是很忧伤,还是开心?)结果部分孩子都说想睡觉。这时我就无法对应出适宜的应答了。之后,在请教了师傅之后,我了解到,当时我可以再唱出“摇篮曲”,引导幼儿进行两者对比,再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很顺畅地将环节过度下来。

  总体来说,我是在对整个活动很熟悉的基础上开展下来的,在时间的把握上也没有拖沓,主要在对幼儿的反馈上停滞了步伐。经验是需要总结,提炼,概括的,每一个的失败与挫折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有了动力,相信我会有进步的。

大班主题教案:大中国教案及教学反思配图二

大班主题教案:大中国教案及教学反思配图三

你可能会感兴趣:

大考吧幼师网(www.dakao8.com)大班主题教案整理发布

Copyright 大考吧幼师网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